甘州服装定做规格-甘肃服装定制
文言文烧衣服
1. 烧衣文言文
《烧衣》幽默文言文,出自《 笑林广记》卷五
原文:
一最性急、一最性缓,冬日围炉聚饮。性急者衣坠炉中,为火所燃,性缓者见之从容谓曰:“适有一事,见之已久,欲言恐君性急,不言又恐不利于君,然则言之是耶,不言是耶?”性急者问以何事,曰:“火烧君裳。”其人遽曳衣而起,怒曰:“既然如此,何不早说!”性缓者曰:“外人道君性急,不料果然。
翻译:
一个性格急躁,另一个性格温和。冬天围在炉前喝酒,急躁性格的人,他的衣服掉到炉火中了,被火烧到了,性格温和的人见到了还是慢慢的说:“我已经看到一件事很久了,想要告诉你,又怕你的急性子把事弄得更糟,不告诉你又怕对你不利,我是该说呢还是不该说呢?”性格急躁的人问他发生了什么事情,他才说:“火烧着你的衣服了。”性格急躁的人把衣服拽起来,生气的说:“既然是这样,为什么不早点告诉我?”性格温和的人答道:“别人都说你性格急躁,原来真是这样啊。”
2. 烧衣的文言文
腐帛而火焚者,人闻之,必递相惊曰:“家之何处烧衣耶?”委余食而弃地者,人见之,必递相骇曰:“家之何处弃食耶?” 烧衣易惊,弃食易骇,以其衣可贵而食可厚,不忍焚之弃之也。 然而不知家有无用之人,厩有无力之马;无用之人服其衣,与其焚也何远?无力之马食其粟,与其弃也何异?以是焚之, 以是弃之,未尝少有惊骇者。 公孙弘为汉相,盖布被,是惊家之焚衣也,而不能惊汉武国恃奢服。晏子为齐相,豚肩不掩豆,是骇家之弃粟也,而不能骇景公之厩马千驷。 旧的布帛用火烧掉,百姓听说,一定相互惊叹说,这家为什么烧衣服呢?吃剩的饭倒在地上,百姓见了,一定相互惊骇的说,这家为什么把粮食倒掉呢?烧衣服容易引起惊叹,倒粮食能导致惊骇,是因为衣服和粮食的珍贵,不舍得烧掉倒掉。 但是不知道家里。 在百姓眼中如同倒弃粮食,无用的人穿衣服,不舍得烧掉倒掉,晏子在齐国当相,百姓见了?无力之马食其粟。
旧的布帛用火烧掉。
然而不知家有无用之人,而不能惊汉武国恃奢服,百姓听说?” 烧衣易惊,与其焚也何远,不忍焚之弃之也。
但是不知道家里有没用的人,不满一碗的豚肩?吃剩的饭倒在地上,而在奢爱华丽的汉武帝眼中却不算什么,这方法烧衣倒粮却很少有人惊叹腐帛而火焚者,这家为什么把粮食倒掉呢,盖布做的被子。
公孙弘作为汉朝的丞相,弃食易骇,盖布被,是因为衣服和粮食的珍贵,必递相骇曰,和倒掉有什么差异,以其衣可贵而食可厚,没用的马吃粮食,厩有无力之马,却在马厩中有数千匹马的齐景公眼中却无所谓,一定相互惊叹说, 以是弃之。晏子为齐相,这家为什么烧衣服呢,马厩里有没用的马,倒粮食能导致惊骇,人闻之:“家之何处弃食耶,百姓家看来是烧衣服?以是焚之?烧衣服容易引起惊叹,一定相互惊骇的说,是惊家之焚衣也,而不能骇景公之厩马千驷,和烧掉有什么区别,豚肩不掩豆;无用之人服其衣。
公孙弘为汉相,未尝少有惊骇者,与其弃也何异,人见之?”委余食而弃地者:“家之何处烧衣耶,必递相惊曰,是骇家之弃粟也
3. 烧衣文言文原文:一最性急、一最性缓,冬日围炉聚饮。
性急者衣坠炉中,为火所燃,性缓者见之从容谓曰:“适bai有一事,见之已久,欲言恐君性急,不言又恐不利于君,然则言之是耶,du不言是耶?”性急者问以何事,曰:“火烧君裳。”其人遽曳衣而起,怒曰:“既然如此,何不早说!”性缓者曰:“外人道君性急,不料果然。”
本文选自(笑林广记)一个性格急躁,另zhi一个性格温和。冬天围在炉前喝酒,急躁性格的人,他的衣服掉到炉火中了,被火烧到了,性格温和的人见到了还是慢dao慢的说:“我已经看到一件事很久了,想要告诉你,又怕你的急性子把事弄得更糟,版不告诉你又怕对你不利,我是该说呢还是不该说呢?”性格急躁的人问他发生了什么事情,他才说:“火烧着你的衣服了。”
性格急躁的人把衣服拽起来,生气的说:“既然是这样,为什权么不早点告诉我?”性格温和的人答道:“别人都说你性格急躁,原来真是这样啊。”。
4. 文言文腐帛而火焚者,人闻之,必递相惊曰:“家之何处烧衣耶?”委余食而弃地者,人见之,必递相骇曰:“家之何处弃食耶?” 烧衣易惊,弃食易骇,以其衣可贵而食可厚,不忍焚之弃之也。
然而不知家有无用之人,厩有无力之马;无用之人服其衣,与其焚也何远?无力之马食其粟,与其弃也何异?以是焚之, 以是弃之,未尝少有惊骇者。
公孙弘为汉相,盖布被,是惊家之焚衣也,而不能惊汉武国恃奢服。晏子为齐相,豚肩不掩豆,是骇家之弃粟也,而不能骇景公之厩马千驷。
旧的布帛用火烧掉,百姓听说,一定相互惊叹说,这家为什么烧衣服呢?吃剩的饭倒在地上,百姓见了,一定相互惊骇的说,这家为什么把粮食倒掉呢?烧衣服容易引起惊叹,倒粮食能导致惊骇,是因为衣服和粮食的珍贵,不舍得烧掉倒掉。
但是不知道家里有没用的人,马厩里有没用的马,无用的人穿衣服,和烧掉有什么区别,没用的马吃粮食,和倒掉有什么差异,这方法烧衣倒粮却很少有人惊叹。
公孙弘作为汉朝的丞相,盖布做的被子,百姓家看来是烧衣服,而在奢爱华丽的汉武帝眼中却不算什么,晏子在齐国当相,不满一碗的豚肩,在百姓眼中如同倒弃粮食,却在马厩中有数千匹马的齐景公眼中却无所谓。
5. 文言文衣服着火答案答案是 火烧裳尾
原文:有人性宽缓,冬日共人围炉,见人裳尾为火所烧,乃曰:“有一事,见之以久,欲言之,恐君性急;不言,恐君伤太多,然则言之耶?不言之是耶?”人问合事,曰:“火烧君裳。”遂收衣火灭,大怒曰:“见之久,何不早道?”其人曰:“我言君性急,果是!”
译文:有个人个性宽厚缓慢(性子较慢),冬天的一天(一个冬天)他和人一起围坐在火炉边,看见一个人的衣裳被火烧(着火了),于是说:“有一件事情,我看见很久了,想说出来,怕您性子急躁;不说,怕您受损伤过多,既然这样,那么说呢?还是不说呢?”那个人问他什么事,他说;“火烧着你的衣服了”那个人马上收衣灭火,勃然大怒说到:“看见这么久了,为什么不早点说?”这个人说:“我说您性子急,果然是这样!”
6. 文言文中表服装的词古诗词中的中国古代服装秦宫诗唐李贺越罗衫袂迎春风,玉刻麒麟腰带红。
楼头曲宴仙人语,帐底吹笙香雾浓。人间酒暖春茫茫,花枝入帘白日长。
飞窗复道传筹饮,十夜铜盘腻烛黄。秃衿小袖调鹦鹉,紫绣麻踏哮虎。
斫桂烧金待晓筵,白鹿青苏夜半煮。桐英永巷骑新马,内屋深屏生色画。
开门烂用水衡钱。服装词语梳理:罗衫、腰带、衿、袖、绣、麻。
和贾至散人早朝大明宫作唐王维绛帻鸡人送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服装词语梳理:帻、尚衣、翠云裘、衣冠、冕、旒。陌上桑汉乐府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
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
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脱帽著鞒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怒怨,但坐观罗敷。服装词语梳理:笼、缃绮、下裙、紫绮、上襦、帽、鞒头。
丽人行唐杜甫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头上何所有?翠为荷叶垂鬓唇;背后何所见?珠压腰际稳称身。
服装词语梳理:绣罗、衣、裳、蹙金孔雀、银麒麟、翠。永遇乐宋李清照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
如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服装词语梳理: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铺翠冠儿:饰有翠羽的女式帽子。
捻金雪柳:元宵节女子头上的装饰。簇带:妆扮之意。
汉宫春·立春宋辛弃疾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无端风雨,未肯收尽馀寒。
年时燕子,料今宵、梦到西园。浑未办、黄柑荐酒,更传青韭堆盘。
却笑东风从此,便薰梅染柳,更没些闲。闲时又来镜里,转变朱颜。
清愁不断,问何人、会解连环?生怕见、花开花落,朝来塞雁先还。服装词语梳理:春幡。
国风·邶风·绿衣《诗经》 绿兮衣兮,绿衣黄裹。心之忧矣,曷维其已!绿兮衣兮,绿衣黄裳。
心之忧矣,曷维其亡!绿兮丝兮,女所治兮。我思古人,俾无訧兮!絺兮绤兮,凄其以风。
我思古人,实获我心!服装词语梳理:绿衣、黄裹、絺、绤。衣:外衣。
裹:内衣。絺:细葛布。
绤:粗葛布。孔雀东南飞汉乐府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
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
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当。指如削葱根,口如含珠丹。
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长裙连理带,广袖合欢襦。
服装词语梳理:绣夹裙、丝履、流纨素、长裙、连理带、广袖、合欢襦。柳腰轻宋柳永英英妙舞腰肢软。
章台柳、昭阳燕。锦衣冠盖,绮堂筵会,是处千金争选。
顾香砌、丝管初调,倚轻风、佩环微颤。乍入霓裳促遍。
逞盈盈、渐催檀板。慢垂霞袖,急趋莲步,进退奇容千变。
算何止、倾国倾城,暂回眸、万人肠断。服装词语梳理:锦衣、冠盖、霓裳、霞袖。
永遇乐(为洛滨横山作)宋张元干飞观横空,众山绕甸,江面相照。曲槛披风,虚檐挂月,据尽登临要。
有时巾屦,访公良夜,坐我半天林杪。揽浮丘、飘飘衣袂,相与似游蓬岛。
主人胜度,文章英妙,合住北扉西沼。何事十年,风洒露沐,不厌江山好。
曲屏端有,吹箫人在,同倚暮云清晓。乘除了、人间宠辱,付之一笑。
服装词语梳理:巾屦、衣袂。于飞乐宋欧阳修宝奁开,美鉴静,一掬清蟾。
新妆脸,旋学花添。蜀红衫,双绣蝶、裙缕鹣鹣。
寻思前事,小屏风、仍画江南。服装词语梳理:蜀红衫、双绣蝶、裙缕鹣鹣。
甘州遍唐毛文锡春光好,公子爱闲游。足风流。
金鞍白马,雕弓宝剑,红缨锦襜出长楸。花蔽膝,玉衔头。
寻芳逐胜欢宴,丝竹不曾休。美人唱、揭调是甘州,醉红楼。
尧年舜日,乐圣永无忧。秋风紧,平碛雁行低。
阵云齐。萧萧飒飒,边声四起,愁闻戍角与征鼙。
青冢北,黑山西。沙飞聚散无定,往往路人迷。
铁衣冷、战马血沾蹄,破蕃奚。凤凰诏下,步步蹑丹梯。
服装词语梳理:红缨、锦襜。霓裳羽衣(和微之)(节选)唐白居易我昔元和侍宪皇,曾陪内宴宴昭阳。
千歌百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舞时寒食春风天,玉钩栏下香案前。
案前舞者颜如玉,不著人家俗衣服。虹裳霞帔步摇冠,钿璎累累佩珊珊。
娉婷似不任罗绮,顾听乐悬行复止。磬箫筝笛递相搀,击擫弹吹声逦迤。
散序六奏未动衣,阳台宿云慵不飞。中序擘騞初入拍,秋竹竿裂春冰拆。
飘然转旋回雪轻,嫣然纵送游龙惊。小垂手后柳无力,斜曳裾时云欲生。
烟蛾敛略不胜态,风袖低昂如有情。上元点鬟招萼绿,王母挥袂别飞琼。
繁音急节十二遍,跳珠撼玉何铿铮。翔鸾舞了却收翅,唳鹤曲终长引声。
当时乍见惊心目,凝视谛听殊未足。服装词语梳理:霓裳、俗衣服、虹裳、霞帔、步摇冠、罗绮、裾、风袖、袂。
7. 文言文《果然性急》有人性宽缓,冬日共人围炉,见人裳尾为火所烧,乃曰:“有一事,见之已久,欲言之,恐君性急,不言,恐君伤太多,然则言之是耶?不言之是耶?”人问何事,曰:“火烧君裳。”遂收衣火灭,大怒曰:“见之久,何不早道?”其人曰:“我言君性急,果是。”
性缓之人版:
有人性宽缓,冬日共人围炉,见人裳尾为火所烧,乃曰:“有一事,见之已久,欲言之,恐君性急,不言,恐君伤太多,然则言之是耶?不言之是耶?”人答曰:“但讲无妨。”曰:“火烧君裳。”人回首视之果如是,曰:“兄所言甚是,然现下该当如何?”对曰:“五行之中唯水能克火,依在下之愚见当以水浸之。”人答曰:“然!待饮完此杯吾二人同去取水。”顷刻屋中烟火升腾,两人毙~!
8. 文言文中描述“服装”的词有哪些1. 罗衫[ luó shān ]:丝织衣衫。
出处:越罗衫袂迎春风,玉刻麒麟腰带红。楼头曲宴仙人语。
2. 腰带[ yāo dài ]:古代官员束在腰间的皮带;束腰的带子。
出处:越罗衫袂迎春风,玉刻麒麟腰带红。楼头曲宴仙人语。
3. 翠云裘[ cuì yún qiú ]:以翠羽制作、上有云彩纹饰之裘。
出处:绛帻鸡人送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
4. 衣冠[ yī guān ]:衣服和礼帽。
出处: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5. 缃绮[ xiāng qǐ ]:浅**的丝绸。
出处: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6. 绣罗[xiù luó]:华丽的衣服。
出处: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秋日插画-如何画好水彩插图?
关于秋天的诗歌,以及插图要简单
《诗经·小雅·四月》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袅袅:形容微风吹拂。洞庭: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波:微波泛动。木叶:枯黄的树叶。
战国楚·屈原《九歌·湘夫人》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萧瑟:寂寞萧条的样子。燎栗:凄凉。若在远行:好象人在远行之中。
战国楚·宋玉《九辩》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汉·刘彻《秋风辞》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三国魏·曹丕《燕歌行》
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榈庭:榈巷庭院。
晋·陶渊明《酬刘柴桑》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迢迢:形容夜长。亭亭:远貌。
晋·陶渊明《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
芙蓉:荷花。
南朝齐·萧悫《秋思》
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
寒城:寒意已侵城关。眺:远望。平楚:平野。苍然:草木茂盛的样子。两句写初秋之景。
南朝齐·谢I《宣城郡内登望》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亭皋:水边平地。木叶:树叶。陇首:山名,在今陕西、甘肃之间。
南朝梁·柳浑《捣衣诗》
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
草低:衰草枯萎。木下:树叶落下。金城:古郡名,在今甘肃榆中与青海西宁之间。玉门: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西。两句写西北寒秋之景。
南朝梁·范云《别诗》
树树秋声,山山寒色
秋声:秋天西风作,草木零落,多肃杀之声。
北周·庾信《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维:语助词,无义。序:时节。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骛:鸟名,野鸭。齐飞:落霞从天而下,孤骛由下而上,高下齐飞。一色:秋水碧而连天,长空蓝而映水,形成一色。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唐·王绩《野望》
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
唐·宋之问《始安秋日》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
潺:流水声。
唐·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这两句写深秋景色:溪水下降,白石露出,红叶飘零,所余不多。
唐·王维《阙题二首·山中》
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唐·李颀《望秦川》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唐·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
唐·刘长卿《游休禅师双峰寺》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
唐·李白《赠庐司户》
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
唐·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酣:尽情饮酒。
唐·李白《宣州谢I楼饯别校书叔云》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人烟:人家炊烟。寒橘柚:秋日寒烟使橘袖也带有寒意。两句写人家缕缕炊烟,橘柚一片深碧,梧桐已显微黄,呈现一片深秋景色。
唐·李白《秋登宣城谢I北楼》
高鸟黄云暮,寒蝉碧树秋
唐·杜甫《晚秋长沙蔡五侍御饮筵送殷六参军归沣州觐省》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信宿:连宿两夜。故:仍然。
唐·杜甫《秋兴八首》
翟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
唐·杜甫《秋兴八首》
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
唐·杜甫《秋野五首》
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
唐·杜甫《月》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
白茅;茅草。描写深秋原野的景象:大风吹卷着原野上的茅草,野火烧着枯萎的桑树。
唐·岑参《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
秋风万里动,日暮黄云高
唐·岑参《巩北秋兴寄崔明允》
返照乱流明,寒空千嶂净
返照:晚照,夕照。乱流:纵横错杂的河水。嶂:陡立的山峰。
唐·钱起《杪秋南山西峰题准上人兰若》
万叶秋声里,千家落照时
落照:夕阳西下。
唐·钱起《题苏公林亭》
宿雨朝来歇,空山秋气清
宿雨:昨夜的雨。
唐·李端《茂陵山行陪韦金部》
雨径绿芜合,霜园红叶多
绿芜:绿草。合:长满。意谓雨后庭中小径长满绿草,霜后花园中落满红叶,庭院一片荒凉寂寞景象。
唐·白居易《司马宅》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唐·刘禹锡《秋词二首》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知春色嗾人狂
清入骨:秋天的景色清澈入骨。嗾:怂恿。
刘禹锡《秋词二首》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描写荷叶在秋风中向东倾斜,暗寓伤秋的情绪。
府·杜牧《齐安郡中偶题二首》
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轻罗小扇:轻薄的丝制团扇。这两句描写红烛在秋夜中发出寒光,照着画屏,女郎手持精致的团扇追扑萤火山。
唐·杜牧《秋夕》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天阶:宫中的台阶。
唐·杜牧《秋夕》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秋阴不散:虽已是秋天,但连日阴云漠漠,故不见严霜降落。下旬的枯荷也由此出。听雨吉:雨打枯荷,单调、凄凉。
唐·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秋山野客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
唐·施肩吾《秋夜山居》:“去雁声遥人语绝,谁家素机织新雪。秋山野客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
老树呈秋色,空池浸月华
唐·刘得仁《池上宿》
秋宵月色胜,万里霜天静寂寥
唐·戎昱《戏题秋月》(又作:秋宵月色胜,万里天涯静寂寥)
一夜绿荷霜剪破,赚他秋雨不成珠
飞霜使荷叶破碎,秋雨落在破叶上再也无法形成水珠了。
唐·来鹄《偶题二首》
夜半酒醒人不觉,满池荷叶动秋风
不觉;不睡。
唐·窦巩《秋夕》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菡萏:荷花的别称。
南唐·李Z《浣溪沙》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宋·范仲淹《苏幕遮》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橙黄橘绿时:指秋冬之交的时节。
宋·苏轼《赠刘景文》
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明日黄花:指重阳过后菊花逐渐枯萎。蝶也愁:菊花枯萎,蝴蝶无处寻花,故曰“愁”。
宋·苏轼《九日次韵王巩》
萧萧远树流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
宋·寇准《书河上亭壁》
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
宋·林速《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潇潇:小雨降落的样子。
宋·柳永《八声甘州》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搂
霜风:秋风。关河:关塞河流。残照:夕阳的余晖。
宋·柳永《八声甘州》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是处:到处。红衰翠减:花谢叶落。苒苒:渐渐。物华:美好的景物。
宋·柳永《八声甘州》
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
断虹:残余的彩虹。霁雨:雨停了。修眉:形容山如美人的长眉。
宋·黄庭坚《念奴娇》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
无赖:百无聊赖。穷秋:深秋。
宋·秦观《浣溪沙》
风定小轩无落叶,青虫相对吐秋丝
小轩;有窗槛的小室。
宋·秦观《秋日》
秋容老尽芙蓉院,草上霜花匀似翦
秋容:秋色。老:深。
宋·秦观《木兰花》
绿荷多少夕阳中。知为阿谁凝恨、背西风
阿谁;何人。背西风:背向秋风。
指荷叶被秋风吹得叶梗都弯了。
宋·秦观《虞美人》
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画声断谯门
衰草:枯草。画角:军中用的号角。断:尽。谯门:城上鼓楼,用以了望敌情。
三句写孤城秋景。
宋·秦观《满庭芳》
落时西风时候,人共青山都瘦
宋·辛弃疾《昭君怨》
觉人间,万事到秋来,都摇落
宋·辛弃疾《满江红·游南岩和范廓之韵》
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绿池落尽红蕖却,落叶犹开最小钱
可人:合人意。红蕖(音同“渠”):荷花。却:开尽。最小钱:新出荷叶才象小铜钱那么大。
宋·杨万里《秋凉晚步》
园翁莫把秋荷折,因与游鱼盖夕阳
宋·周密《西塍废园》(又《西塍废圃》。塍:田间的土梗子。)
天水碧,染就一江秋色
染就:染成。
宋·周密《闻鹊喜·吴山观涛》
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
宋·张炎《清平乐》
万壑泉声松外去,数行秋色雁边来
壑(音同“贺”):山谷。
元·萨都刺《梦登高山得诗二首》
秋风吹白波,秋雨呜败荷。平湖三十里,过客感秋多
败荷:残荷。
元·萨都刺《过高邮射阳湖杂咏九首》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残霞:晚霞。寒鸦:天寒归林的乌鸦。飞鸿:大雁。
元·白朴《天净沙·秋》
晚趁寒潮渡江去,满林黄叶雁声多
清·王士祯《江上》
山色浅深随夕照,江流日夜变秋声
变秋声:江流随着夏去秋来而改变声响。
清·宋碗《九日同姜如龙、王西樵、程穆情诸君登慧光阁饮于竹圃分韵》
大片来袭!博物馆的秋日私语当猫馆长觉察到第一片落叶的时候,便知道是秋天来了。
五彩斑斓的童话城堡掩映在一片金黄的秋叶里,盛夏的骄阳渐渐柔和,聒噪的蝉鸣也渐渐隐去,来参观的小朋友专注地对着观复猫画画,秋天的博物馆是猫馆长自己的天下。
是什么提醒我们秋天来了?是秋裤还是奶茶?
博物馆院墙四周的爬山虎叶子最先变了颜色,从绿到红,然后飘落,只露出粗壮的藤,率先做着迎接冬季的准备。
梧桐树的叶子也显得顽强,即使经历了几场秋风秋雨也依然浓密,可有一天猛然抬头,忽然发现了叶脉上的斑驳,这就是秋天来了。
总有猫馆长习惯性地望着博物馆里的景色出神:或是爬山虎的藤蔓、或是梧桐叶的脉络...一切美好的景色,猫都在提醒我们要记得。
生活之美,美于细微之处的觉察。博物馆把历史连铸成了一条线,能牵扯我们肆意进入不同的时间点。
时光交错,却永不停歇。在永不停歇的时间里,猫馆长带给我们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专注于当下的魅力。
走在高高的梧桐桥上,需要专注才能稳妥;站在光滑的鱼缸边,需要专注才能安全。我们盯着猫馆长的时候是否想过他们在对什么出神?这些秋日的精灵,最迷人的便是那灵动的双眸。
如同开头的那幅插画一样,被猫馆长吸引的小朋友趴在城堡前作画,无比专心的样子本身就是这个秋日最美的图画。这是秋天的样子,也是当下的样子,是需要用心生活的样子...
唯有善于发现,才能尽情享受
插画:观复展秋
摄影:观复胡胡、观复小四儿
编辑文案:观复绾华
如何画好水彩插图?作水彩、水粉画,与作其他绘画一样,都要注意方法和步骤,由整体到局部,又由局部回复到整体,使作品逐步达到深入和完善。一般要经过五个阶段,即落幅、素描稿、上色、深入刻画、调整完成。在上色顺序上,一般是从大面积的色彩或从画面主要物体开始较好,这样对于确定一幅画面的基调,保持全画大体关系的正确,是有好处的。也有的作者习惯从浅色或者像画油画那样先从深的部分开始,也各有各的长处,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和个人的作画习惯来决定。着色时要注意计划性,如画面上某一部分需要待底色将干未干时加色,另一部分必须待底层颜色全部干后再上别的色,这都要“成竹在胸”,一步步地进行,这对于刻画对象的不同特征,表现物体的空间感、质量感,是有很大帮助的。
水彩、水粉画的技法是比较多样的,但大致不外乎干画法和湿画法两种。所谓干画,即少用水的意思,并非不掺水而仅用颜料干擦,作画时要待前一层颜色干后再涂上第二层色,层层加叠,前一层色与第二层色有较明晰的界限,所以也有称之为多层画法。干画法落笔应力求肯定、准确,以求表现明确的形体以及各种层次和体面的转折关系。干画法应注意的是:在底色未干时不要急于覆盖,以防止底色泛上来;且颜色覆盖的次数也不宜太多,覆盖大多或颜色堆得太厚,会使色彩变灰、变腻。干画法不太受时间的限制,便于从容作画,较易掌握,对于初学者锻炼严格的造型能力是很有帮助的。但干画法不易发挥水色流动的特色,运用不好会产生干涩、生硬等弊病。
湿画法是利用水分的溶和,使两块颜色自然地互相接合的一种方法,作画时趁前笔颜色涂上还未干时,接上后笔,使笔与笔之间的衔接柔和,边缘滋润。湿画法用来表现光滑细腻的物体,画远景、物体的暗部和反光部也都比较适宜。湿画法要注意掌握水分的多少和下笔的时机,该用多少水,底色湿润到什么程度把颜色画上去合适,都要很好地研究。此外,在底色已干而尚需作湿接时,可先用清水在局部湿润后再把颜色画上去,或颜色画上后用干净的笔蘸水在色块边缘轻刷一下,也可以达到湿画法的效果。
在水粉画中,于画法以厚涂较多,湿画法以薄涂较多,而所谓厚或薄,也都是相对的,要根据特定的对象和作画的立意,灵活采用相应的表现方法。许多作者往往将干、湿两种画法交替使用,干湿并呈,厚薄有致,有些地方用较多的水分加以渲染、渗化,有些地方则以色块的覆盖或并置,从而达到画面多样的统一,使作品更趋完善。《浦江之春》就是干画与湿画结合运用的示例。
这里分别介绍几种采用干画法和湿画法完成的人物和风景作品,在处理手法上有的以块面为主地表现对象,有的则以线与面结合的方法表现对象,可供初学者作画时参考。
干画法,采用水粉厚涂的方法,表现人物面部的起伏变化,笔触明显,画面效果强烈。
湿画法,以水彩薄涂为主,颜料里水分比较多,色彩渗化流动比较明显,并以线面结合处理的方法,使画面主体更为明确。
以干画为主,水彩与水粉并用的方法,在造型和设色上采用一些装饰性的效果,以表现出对象雄浑壮丽、奇风异彩的特征。
采用水彩湿画的方法,天空、远山、水面等,都是借重色彩渗化的方法来表现的,使画中景物微妙、自然地结合在一起,达到表现出雨后渔场那种苍茫烟润的气氛。
水彩、水粉画除了以上两种主要技法之外,尚有以画面的素描稿为基础而敷以淡彩的方法。如广为流行的铅笔水彩。钢笔水彩、木炭水彩等,也是深受群众欢迎的表现形式。这种方法一般适宜于表现精细的物象,作者先用素描工具画出对象的轮廓、形体结构、黑白关系等,然后加上透明、鲜亮的大块色,使画面既严谨又活泼,从而产生特殊的美感。这类作品,由于能充分表达出对象形与色两方面的特征,而为许多作者搜集创作素材、记录生活所经常采用的方法;建筑方面的效果图、舞台美术的服装、造型、布景等设计图,也大都采用这种素描与色彩相结合的方法。在制作顺序上,一般是先画好底层的素描,然后再在上面设色,也可两者反复进行(木炭水彩,可先喷胶将木炭素描加以固定后上色,也可任其木炭粉末与水彩颜料自然融化。两种方法,各得其妙)。其中,钢笔水彩为防止墨水渗化而污脏画面,也有在水彩色涂底后再在其上施以钢笔的线条。钢笔水彩的墨水以绘图墨水为宜,除黑色外,也可参用其他颜色的墨水。
此外,在运用材料、工具以充分、完善地描绘对象方面,还有许多具体的技法可供选用:
浸纸法。即把画纸置放清水里,浸泡后取出乘湿作画的方法。这种方法容易取得色彩滋润光泽,用笔流畅的效果。由于画面色液自然地渗化,因而所描绘的物象含蓄、生动,有一种类乎在生宣纸上作画的特色。
浆彩法。即在色彩中调入或稠或稀的浆糊的一种画法,它的特点是用笔流畅,色液较厚而不渗化,并有助于更好地表现形体和运用笔触。浆彩法所绘制的作品,色彩丰富鲜丽、造型明确有力,它具有油画的某些优点而仍充分体现出水彩画的长处。
洗涤法。是指在已画过的地方经过洗涤而取得所需要的效果。这种方法也可用作修改和调整画面。大面积的洗涤可借用海绵,有的局部还可用吸水纸把洗下的色液吸除。
留空法。是指画面中留出那些空白和明亮部分的方法。其中有的采用“飞白”的方法,即在作画用笔中不经意地留出空白点;有的在上色前,在需要的部位用蜡或油画棒画出空白的点、线;有的则在画就的画面上趁颜色将于未干时,用小刀或笔杆“刮”出所需的空白,如表现树干、浪花、须发、玻璃或金属的高光等,有良好的效果。
以上这些方法的运用,只有通过实践的摸索,才能逐步达到得心应手,而产生理想的效果。
水彩、水粉画是色彩画的一种,要用色彩来塑造形象。关于色彩运用方面的知识,可参阅本书油画部分的章节,这里便从略了。
水彩和水粉画的材料工具也基本相同,两者是可以通用的,所不同的是,其颜料的成分有所区别,水彩含少量胶质,透明性较强;而水粉则含粉质较多,具有覆盖力,许多作者往往同时兼用两类颜料作画。在画水彩时,个别亮部特别是小面积的白色或淡色,也间或参用白粉(也有的习惯于留出纸的空白,或用水洗出画面亮的部分),而作水粉画时,也常常借用水彩颜料,以增强画面某些部分的透明度,特别是在描绘物像暗部色彩时,深色的水彩颜料其效果较之水粉色更佳。
作水彩、水粉画的纸张,以质坚而紧、吸水适度、不渗化的白色纸张为宜(但也有为了表现特定的内容,而采用带色的纸张作画的)。吸水太快的纸,颜色不易流畅;太光滑的纸,颜料不易附着而随水流掉。常用的水彩、水粉画纸,有粗纹、细纹的各类绘图纸、水彩画纸。作水粉画时,为了衬托出色彩的鲜亮,也有用白卡纸、白版纸作画的。各种纸的质地不同,表现的效果也有所差异,各人可根据自己作画的习惯选用。作比较大幅的画时,应事先将纸裱在画板上,以避免皱折,作起画来既能保持平整,且易于流畅地尽兴表现。
画笔,常用的有羊毫或狼毫制的扁平笔和圆笔两种,以有弹性而蓄水量大者为好。笔的大小,要以画幅大小而定,一般作画时备有不同型号的画笔三、四支就够了,另外可备勾线笔和涂大片色用的底纹笔各一支。
其它如调色盒、盛水用的水盂、画夹、画板、画架等工具,均无一定规格,可按实用的原则,自行选用。调色盒用以盛装挤出的颜料,分格陈列,颜料应以深浅和冷暖的程序安放,一般次序是:
白、柠檬黄、中铬黄、土黄、桔黄、朱红、大红、深红、玫瑰红、赭石、熟褐、橄榄绿、草绿、群青、普蓝、青莲、黑。
调色盒内附有供调颜色用的平板。在调色时,如出现过于混杂或不洁白现象时,应将调色板上遗存的颜料用水洗清,另行配置新调的颜料;如在室内制作大幅的作品时,可用瓷盆或玻璃(下贴白色的纸张)来调配颜色。
此外,有的作者作画时还借助刮刀、丝瓜筋、海绵、蜡笔等辅助性工具,以表现各种不同的艺术效果。如画面中水的闪光、细小的枝干、雪花等不易空出的地方,常用小刀刮出,效果很生动。蜡笔也用于不易空出的局部与细印,由于蜡笔的油性与水不能结合留出自然的空白,着色时便可大胆落笔,不受拘束。用海绵和丝瓜筋吸去画面上部分未干的颜色,可产生滋润和浑厚的效果。用丝瓜筋在画就的水粉颜色底层上拍打,可以产生苍劲和光影斑驳的特殊效果。当然,这类辅助性工具只能适当使用,特别初学者开始以尽量少用为宜。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